學校文化的結構、類型及功能
學校文化被中小學高度重視,并非因為這是教育政策的要求,而是
學校管理者確確實實看到了學校文化對于學校發(fā)展的重要意義。究竟學
校文化具有什么樣的功能,導致它產(chǎn)生那么大的吸引力,這就是本章要
討論的問題。要回答這個問題,首先就要分析學校文化的結構和類型,
因為結構決定功能,而不同的類型會有相應的不同功能。
學校文化的體系結構
任何一種文化都是由人類創(chuàng)造、積累、選擇、傳承下來的,學校文
化也不例外。它也是全體師生的教育實踐方式和創(chuàng)造的成果經(jīng)由長期的
歷史積淀、選擇而形成的。那么前人又是怎么對學校文化的結構進行劃
分的呢?學校文化究竟分為幾個部分才合理呢?
前人的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為兩種觀點,即“洋蔥”模型和“冰山”
模型。這是從兩個不同的方面對學校文化進行劃分的:“洋蔥”模型是把
學校文化當成一個整體,由外至內分為三層,即表層、中層和核心層;
“冰山”模型是把學校文化分為兩層,一層是隱性結構;另一層是顯性
結構。
一、“洋蔥”模型
“洋蔥”模型的支持者把學校文化看作一個包含有三個層次的同心
球:核心層是哲學精神層,包括辦學的理念、學校的價值觀念等;中間
層是制度層,包括規(guī)范和約束人們日常交際行為和工作態(tài)度的法律、條
例、規(guī)章制度等;最外層是器物層,包括學校建筑等各種物質材料。三
個層次之間相互滲透、相互聯(lián)系,有機地構成了學校文化。
(一)核心層的學校文化
核心層的學校文化是指學校精神文化,包括了學校的核心價值觀和
精神文化。學校核心價值觀是這所學校所有成員共同認同的看法或者共
同享有的觀念,學校的精神是學校發(fā)展中的一系列教育觀念、教育思想
及其教育價值追求的集合體,是對學校根本問題的看法,是學校自主建
構起來的學校教育哲學。
學校的核心價值觀和精神文化具體指學校精神、學校文化氛圍、價
值追求、辦學理念等,它們是學校建立的基石,是學校建立的綱領,同
時也是學校文化的建設方向和目標。它們貫穿了學校建立、發(fā)展的始終。
(二)中層的學校文化
中層的學校文化是指學校制度文化,是學校文化主體模式化了的人
際交往方式以及規(guī)范和約束人際關系和思想態(tài)度的規(guī)章制度,如學生學
習生活制度、道德行為準則、娛樂活動規(guī)定、學生守則、教職工行為規(guī)
范等。
學校制度文化是學校意識的體現(xiàn),是學校行為的準則和規(guī)范。一所
沒有制度的學?;蛘咭驁?zhí)行力不高而導致制度形同虛設的學校,工作就
會沒有秩序,沒有效率,并且極有可能引發(fā)學生無政府主義、享樂主義
思想和散漫懶惰的行為態(tài)度。因此,學校必須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規(guī)章制
度和嚴明的組織紀律。只有在完備的、公正的、嚴明的制度保障下,才
可能形成師生嚴謹?shù)闹螌W態(tài)度和正確高效的工作作風。
(三)表層的學校文化
表層的學校文化是指學校物質文化,是占據(jù)一定校園空間的有形實
體文化形態(tài),滿足學校主體實用需要并蘊涵著特定的教育理念、審美詣
趣和價值追求的文化形態(tài),是學校文化存在和發(fā)展的物質基礎和保障,
同時也是學校文化的物質載體。它包括學校進行教學、管理、科研等活
動所需要的物質設施和學校環(huán)境。但是,學校物質文化并不是泛指學校
內的一切物質資料,而是特指具有文化意義的物質設施,例如具有人文
意義的雕塑、具有紀念意義的建筑樓、校服、?;盏?。
學校物質文化是學校內層精神的外化,折射出了學校所特有的文化
底蘊和理想追求,形成一所學校所獨有的校園氣息,進而積淀為學校所
獨有的魅力,它們不僅起到美化校園、點綴校容的作用,同時也以其獨
特的物質形態(tài)陶冶、激勵著萃萃學子。而這一過程正是學校物質文化的
重要之處:設計者和創(chuàng)造者們依據(jù)自己心中的理念,為學校留下了一份
份物質文化成果,這些物質文化逐漸內化為學校的精神文化,并且在不
經(jīng)意間給每一個學子“烙印”上學校的氣息,默默地影響著學生的一生。
二、“冰山”模型
“冰山”模型的支持者把學校文化看成兩部分:一部分是可以直接觀
看到的結構,稱之為顯性結構;另一部分是隱藏的不可見的結構,稱之
為隱性結構。顯性結構包括學校的校園環(huán)境(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、師生的形象和
學校建筑的布局等)、學校的標志符號(包括?;?、校旗、校歌等)、學
校的規(guī)章制度、學校的組織結構、管理的行為模式以及其他可見的具有
文化意蘊的客觀物質存在。隱性結構包括學校的管理思想、學校的價值
觀念、辦學理念、學校精神以及隱藏在日常行為中的約定俗成的文化
(如學風)。
學校文化的顯性結構是隱性結構的物質載體,是隱性結構的外在表
現(xiàn);隱性結構是顯性結構的基石,是指揮棒。只有具有一定文化底蘊的
物質建筑才能在時間的長河中保存下來,沒有隱性結構的顯性結構只是
一株無根的花,雖有香味但很快會枯萎、消逝,經(jīng)不起時間的拷問?,F(xiàn)
實中的情況,往往是一代代的學校領導者總在推倒前人“無內涵”的建
筑之后,常常再蓋起一座座被后人認為“無內涵”的建筑。個別學校領
導者為了謀求眼前的知名度和功績,大興土木,卻忽視掉隱性結構的重
要性或者漠視隱性結構的建設。這些現(xiàn)象的產(chǎn)生,一方面固然是領導者
們的私心作祟,但另一方面也和顯性結構的見效快和評價易,隱性結構
的難把握、難控制有關。如何把握好顯性結構和隱性結構建設之間的平
衡點,將是對學校發(fā)展的一種挑戰(zhàn)和機遇。只有處理好這兩種建設之間
的比重關系,學校才能長遠地發(fā)展;反之,學校將在時間的長河中逐漸
被邊緣化,并且走向消亡。
綜合上述兩種觀點,不論是“洋蔥”模型還是“冰山”模型,都區(qū)
分出學校文化的物質(顯性)和精神(隱性)兩大領域。但是相比于
“冰山”模型,“洋蔥”模型區(qū)分得更詳細,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;“冰
山”模型雖然比較籠統(tǒng),但是它可以比較全面地涵蓋學校文化。綜合兩
種模型的優(yōu)缺點,結合學校文化實際情況,本書編委們決定在“洋蔥”
模型的基礎上再解剖出一層,即淺層的學校文化,我們稱之為行為文化,
進而形成了本書學校文化的體系結構劃分。
行為文化又包含兩個子文化,即學校行為文化和課程文化。學校行
為文化是在教育系統(tǒng)中長期形成的并通過學校主體的活動而展示出來的
文化形態(tài)的總和。它指師生員工、管理人員在學校教學、管理、科研、學
習、生活以及文體活動中表現(xiàn)出的精神狀態(tài)、行為操守和文化品位,
它是學校作風、精神狀態(tài)和人際關系的動態(tài)體現(xiàn),也是學校精神、價值
觀和辦學理念的動態(tài)反映。因而想要了解一所學校的精神、價值觀,學
校行為文化是個不錯的“窗口”,通過它,可以粗略地了解學校的深層文
化。這也是在學校質量評估過程中,評估人員不但要查閱文獻資料,瀏
覽學校的環(huán)境,同時還要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(tài)、出勤情況的原因了。課
程文化是指課程運行過程中公開或隱蔽的信念、行為、習慣和價值觀的
體系,是作為主體的學生和教師對知識和經(jīng)驗的共同學習和體驗過程。
它是規(guī)范、價值、信仰和表意象征符號的復合體,是在課程運行過程中
表現(xiàn)出來的文化特質。它表征為課程觀念和課程活動形態(tài)。
總體來說,學校文化的體系結構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層次:核心
層一一學校核心價值觀和精神文化,中層一一學校制度文化,淺層—
學校行為文化,表層一學校物質文化。
——本文轉自由余清臣和盧元凱主編的《學校文化學》,如有更多需要了解的地方,可以直接看本書。